刘冕,男,菏泽市万福实验学校初中二年级班主任,菏泽城投控股集团2024年度先进工作者。从教八年来,他始终坚信:教育是心与心的碰撞,是生命影响生命的旅程。他带着对教育的赤诚与热爱,在班级管理、家校共育和后进生转化中不断探索实践,用智慧与温度浇灌每一颗成长的心灵,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。
让制度有温度,让学生成主人
在班级管理方面,他深知,唯有建立科学的制度,激发学生的自主性,才能让班级真正焕发生机。
他坚持和学生“约法三章”。开学第一天,他带着空白的《班级公约》走进教室:“同学们,这个班是你们的家,家里的规矩应该由你们来定。”从课堂纪律到卫生值日,从作业规范到活动参与,学生们热烈讨论,最终形成10条具体条款。为了让制度“活”起来,他和班干部设计“阳光积分卡”:优秀作业加3分,帮助同学解题加2分,参与志愿服务加3分……每周五的“积分拍卖会”上,学生们用积分兑换文具、书籍甚至“免作业券”。小刘同学用攒了三个月的积分换到《三体》全集时,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
他坚信每个孩子都是“班级CEO”。他积极推行“全员岗位责任制”,打破传统班干部“终身制”。在班长、课代表等常规班干部的基础上,增设“节能监督员”“情绪气象员”“文化墙设计师”等15个特色岗位。看着孩子们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,他深刻体会到:教育不是填满水桶,而是点燃火把。
他倾心打造“绿色爱心”教室。他积极践行生态劳动教育理念,创新开展“绿植陪伴”活动,引导学生将家中心爱绿植搬进教室,打造“班级绿氧角”,并和同学们共同完成绿植养护手册,让绿植在班里健康成长。这不仅能陶冶情操,还能让学生学到绿植养护知识,让同学们收获满满。
从“各司其职”到“同频共振”
他始终秉持“教育一个孩子,带动一个家庭,影响整个社会”的理念,创新家校沟通方式,让家长从教育的旁观者变成合伙人。
家访中的“显微镜”与“放大镜”。每学期初,他会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各不相同的家访计划。对单亲家庭的孩子,他侧重情感关怀;对沉迷手机的学生,他与家长制定《电子产品使用契约》;对学业困难的学生,他带着学科分析报告上门。在家访小昊家时,他向小昊的父母播放了孩子主动帮值日生打扫教室的视频,转变了小昊父母对孩子的认知,树立了正确教育方式。他对小昊的父母说:“您看,小昊就像未开封的礼物,需要我们耐心寻找闪光点。”
让沟通“24小时不打烊”。他创建“三微一体”沟通平台,助理学生健康成长。微信专栏:每日更新《班级日报》,用照片和短评记录学生点滴。微心愿墙:收集学生的成长愿望,邀请家长参与并共同实现愿望。微访谈:每周和状态不好的学生的家长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交流,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,和家长共同应对学生的青春期问题,确保处理问题的针对性和及时性。
把家长请进教育现场。他始终注重与家长的沟通,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,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;通过微信、电话等方式,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存在的问题。遇到学生教育难题时,他会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方案,尊重家长的意见建议,以真诚的态度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,与家长携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,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。
用专业守护成长,用耐心静待花开
他始终相信: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理由,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期待。他联合心理老师和学科教师,建立《后进学生成长档案》。
量身定制“成长处方”。对爱睡觉小凯,进行多方位的监督,保证他可以在有充足的睡眠;对数学总不及格的小嘉,设计“闯关式”分层作业,让他在完成基础题中重建信心;对爱打架的小霖,任命他为“班级安全员”,把过剩精力转化为责任感。经过半年努力,后进学生的违纪次数下降90%,部分学生在区里排名进步1000名以上,班级的整体成绩由年级第八名,进步到普通班年级第一的好成绩。自制卤鸡腿是对学生蜕变最生动的礼赞。
搭建“成长加油站”。成立“师徒结对”小组,让优生和后进生双向选择;开设“午后加油站”,每天在午餐后进行答疑辅导;设置“进步勋章”,哪怕只是字迹工整、主动问好也给予奖励。很多同学得到不同的奖励,变得更加自信!
他始终认为,班级凝聚力不是简单的口号,而是藏在细节里的温暖,刻在骨子里的认同。最让他骄傲的不是班级获得“区优秀班集体”,而是学生们的悄然改变:全班同学开始互帮互助,内向的孩子敢在讲台上侃侃而谈,最调皮的学生也会在教师节送上手绘贺卡。
教育,是农业,需要深耕细作;是艺术,需要智慧与情怀。作为班主任,他愿继续做麦田里的守望者,用制度规范行为,用文化滋养心灵,用沟通搭建心桥,用耐心迎接成长。他如同一束光,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,更照亮教育的未来